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4月12日,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务院国资委副部长级干部赵华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等作主旨发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在题为“制造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五五’开启第二个十年新征程”的报告中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我国能源装备实现了自主创新的群体性突破,火电、水电、核电等传统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大国。

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务院国资委副部长级干部赵华林在题为“‘双碳’战略从1.0到2.0转变”的报告中表示,减污、降碳、扩绿和增长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国开启生态文明从1.0版向2.0版的转变过程。“双碳”不仅是在承担国际义务,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强大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题为“工业智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变革性技术”的报告中表示,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是节能减排和低碳运行,然而,工业绿色化转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工业智能为工业绿色化转型开辟了新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工业生产由自动化与信息化向智能化跨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关键基础设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团队的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霞林发表了题为“从百千瓦到百兆瓦级规模的微电网应用与发展探讨”的报告,李霞林表示,微电网既能并网又能独立运行,可实现可再生能源与负荷波动就地平衡控制,是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模式的重大创新,是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的有力手段,对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有着关键作用。